煙臺龍口市聚焦解決農民群眾幸福出行、物流配送、郵政寄遞三個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深化“客貨郵”融合發展,積極構建“一點多用、一網多用、功能集約、便利高效”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,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一是建立健全機制保障統籌推進。龍口市政府主導建立聯席會議機制,定期召開協調會議,統籌部門政策資源,破解市場主體在融合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。制定《龍口市客貨郵融合發展實施方案》,按照“服務站統一規劃、統一店面設計、統一內部規劃設計”的原則,推動龍口公交集團與順豐、潤達、郵政等快遞企業開展合作,先期建設黃山館等客貨郵綜合服務站3個,規劃開通東城區至黃山館客貨郵公交線路3條,改造客運+旅游+郵政合作示范線路1條。聯合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性文件,制定規劃布局、運輸倉儲、收寄交付、安全管理等服務規范,解決各方營運服務規范不統一的問題。
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路網支撐。大力升級農村路網品質,實施“四好農村路”三年集中攻堅、提質增效等專項行動,改造農村公路395公里,危橋3座,全市595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村道路硬化。實施“戶戶通”工程,將硬化路向農村背街小巷延伸,累計硬化160萬平方米。大力升級交通樞紐品質,建設一體化交通樞紐,計劃改造黃城汽車站等交通樞紐,建設集鐵路客運、城鄉客運、城市公交換乘為一體的大型交通樞紐。目前,全市43個客貨運場站全部具備管理、綜合服務、貨運、客運、郵件、快遞等功能,站場綜合利用率達到100%。計劃投資5.6億元,在市、鎮、村三個層面,分別建設龍口豐厚瑞德倉儲物流園、道恩臨海國際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園區,建成“市鎮村”三級物流貨運場站體系。加密農村物流服務站點,開通市級農村物流服務中心3處,鎮級農村物流服務點26處,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590余處,鄉鎮村農村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100%。
三是推進“三網”融合共同發力。暢達城鄉客運網絡,搶抓城鄉公交一體化試點機遇,推動實現“車型、票價、服務、管理、政策”城鄉一致的“五統一”,全市具備條件建制村通公交率達到100%,100%的中心鎮建成客運站、候車亭或招呼站,形成“城鄉公交為主導,出租車、網約車為輔”的城鄉客運體系和城市、城鄉、鎮村三級公交客運網絡。暢達農村物流網絡,依托小賣店、超市、村郵站等設施資源,打造多站合一的基礎設施體系、共享共建運輸服務網絡,形成“縣級-鄉鎮-建制村”三級物流網絡架構,探索“基地+生產加工+商貿流通+物流運輸+郵政金融”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模式,實現產、銷、運一體化的農村物流服務。暢達信息流通網絡,打造“信息平臺+統一配送”服務品牌,配送費用平均降低30%以上,鄉鎮送達時間由2天縮短到4小時,整合末端運輸和派送網絡,整合淘寶、天貓、博商,振華等線上線下渠道,平均每個鄉鎮的派送業務量同比上漲15%,覆蓋自然村居553個,網絡零售額達1.5億元。